關卡: 日本8成民眾淪為中下階層 四大證據顯示台灣步上後塵

所謂的M型社會,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,
富者在數位世界中,大賺全世界的錢,財富快速攀升;
另一方面,隨著資源重新分配,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,而淪落到中下階層,
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,在中間這塊,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,跟「M」的字型一樣,
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,左邊的窮人變多,右邊的富人也變多,
但是中間這塊,就忽然陷下去,然後不見了。

根據大前的統計,去年日本已有八成人口,淪入中低收入階層!
在這個新形態的社會裡,如果企業與個人都不展開自救,
政府又繼續往錯誤的方式施政,惡性循環下,社會的失業率和物價將年年上揚,
收入永遠跟不上物價,整個社會對於未來,都將失去積極性。

事實上,美國比日本更早步入了M型社會。
現在,美國最有錢的前1%家庭,只要拿出財富中僅1%的收入,
等於社會底層兩千萬家庭的收入總和。攤開台灣的數字,大前研一斷言:
「台灣已經出現日本當初的徵兆,成為M型社會!」

證據一:
從1980年到去年,台灣依照個人可支配所得五等份分析,
最窮與最富的一群人,其財富的年複合成長率分別為7.03%與7.12%,
但中間族群的財富,成長幅度卻僅6.58%。

長期觀察台灣貧富差距現象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解讀,
這代表台灣中間的族群正在撕裂中,他們未來的機會越來越少,
如果不能向上走(成為上流社會),就是往下沉淪(成為下流社會)。

證據二:
台灣的痛苦指數(失業率加上物價指數),創下20年來新高,達到6.43。

證據三:
去年,台灣的名目平均薪資年增率低於消費者物價年增率,
這中間的落差代表的是,我們的加薪幅度趕不上物價的漲幅,
也就是說,我們的荷包不斷縮水。

再根據主計處發布的最新統計,過去五年,
台灣23個縣市中,高達13個縣市,
其家戶的每年可支配所得都是衰退的,
例如雲林縣、澎湖縣分別減少1萬9千元與1萬6千元。

證據四:
2008年,台灣將成為老年化國家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8.6%,
超過聯合國標準。這個數據直指,台灣踏入M型社會大門後,就很難回頭。

因為,台灣將陷入老年少子化的困窘,手上握有鈔票的人大都是不愛花錢的高齡者,
這會使整個社會的財富無法流動,原來的中產階級要賺錢翻身的機會也將變少。

反映在現實生活,每個人的痛苦感開始上升。
根據衛生署的統計,自殺是去年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九名,
台灣平均每天有十一個人自殺,看精神科門診的人越來越多,
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嚴烽彰說:「現在精神科變得很熱門,」
他苦笑著,全球化的趨勢越演越烈,他的病患有增無減。

他剛見過一位銀行高階主管,在金控合併風潮下,眼見同事一個個被迫離開,
卻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被取代,這種危機意識壓得他喘不過氣來,
最後,他躲在家裡,不敢去上班,被家人強迫來看診。

也有位在寵物店工作的年輕人,三十多歲,總覺得領的薪水永遠不夠,
最後,他開始去幻想未來,刷卡從電視購物買了二十台筆記型電腦,
說是以後創業要用的,但要怎麼做,他根本沒有計畫,還沒創業就成為卡奴。
這種行為雖然看來令人啼笑皆非,但背後藏著更深的悲哀。

-- 續
(本篇文章摘自:商業周刊第 986 期 作者:曠文琪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phie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